耕种全程机械化,单季稻变双季稻、再生稻……日前,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兴田镇南岸村亮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绩单”:2025年双季稻种植面积达460亩,总产526.24吨,比种植单季稻产量翻了一番;再生稻种植面积720亩,两季亩产超960公斤,总产预计超691吨,增产30%。
农田高标准,丰收有保障。今年以来,南平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作为全市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小切口”之一,坚持问题导向与标本兼治,强化资金监管,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进整治,推动“散装田”稳步升级为“吨粮田”。
突出协同联动,织密整治“监督网”
福建是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仅为21%。作为福建省农业大市和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南平2024年粮食种植290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18.4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23%以上,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首位。
为压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责任链”,南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全局和重点督查事项。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明确将整治成效作为检验“三农”工作的重要标尺。同时,强化资源保障,组建工作专班,形成市县联动、以强带弱的工作格局,为专项整治筑牢组织基础。
“老乡,这条渠修得怎么样?用水方便吗?”春耕前,南平市联合督查组深入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田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看似一句闲聊,却引出某段80余米护岸存在隐患的线索。经核实,该段护岸确存在基础开挖深度不足、未立模等质量问题,督查组当即督促整改...[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