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梯田叠翠,物种丰饶,却也常年面临高温干旱与寡日照等挑战。如何让农业“芯片”——种子突破自然约束,扛起粮食安全与产业振兴的重任?在日前召开的重庆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总结会上,“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十大农作物种质创新成果正式发布。一批具备“耐高温、抗病害、宜机收、风味佳”等突出优势的突破性新种质脱颖而出,为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硬核科技力量。
这十大成果,既有保障粮食安全的扎实举措,也不乏赋能地方特色产业的巧妙构思。
其中,“豆美”系列蚕豆开创了“食赏两用”新路径。它成功聚合了顶生花序、特异花色、抗病宜机收等优良性状,在形成粉红花海的同时,能实现亩产超200公斤的粮食产量,为巧妙破解耕地“非粮化”难题提供了独具匠心的“重庆方案”。
在打破技术壁垒方面,甘蓝雄性不育恢复系工具种质的创制,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使更多优异种质资源得以利用。而与重庆美食深度融合的柠檬香型花椒“丰香”“丰彩”“渝津香”,其芳樟醇含量较传统品种“九叶青”提升了480%,以其爆发式增香成为“丰都麻辣鸡”风味的灵魂担当,擦亮了重庆美食的金字招牌...[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