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德清举行的2025年首届智慧农业创新大赛上,东道主浙江战绩出色,在温室搬运机器人赛道包揽冠亚军,在巡田无人机赛道收获亚军和第四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浙江启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以下简称“农业‘双强’行动”),加速农机化进程。截至去年底,浙江省农作物和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83.09%和91.89%,比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前分别提高11.59和9.39个百分点,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跳出赛场再看田间地头,“浙系”农机正走出一条独特的“J型曲线”。所谓“J型曲线”,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等领域,恰如其描述某个指标呈现出先缓慢增长,然后快速增长的趋势,“浙系”农机经过积蓄力量告别缓慢增长阶段,正突出重围迎来快速增长期。
为农机“瘦身”,精准聚焦丘陵山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但浙江复杂的丘陵地貌、零散的田块分布,都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实现“有机可用”“有好机用”,尤其精准狙击丘陵山区的“巴掌田”?这是浙江发展新型农机装备产业的焦点。农机“瘦身”,正是***步。
困境意味着发展潜力。2023年,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委印发通知,明确浙江携手贵州、云南共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浙江闻令而动,马上制定实施方案,金华、台州两地则直击要害,把农机小型化、轻量化、丘陵山区适配化作为重要的研发方向。两地还形成了一个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目前已拥有农机装备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上市企业9家。
走进位于金华永康的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崭新的小型拖拉机整齐摆放。成立十年来,该公司专注研发适用于丘陵山区地形的小型农机,成绩斐然,其自主研发的丘陵专用高速插秧机曾一举打破国外品牌在该领域的垄断。“目前,我们的25马力小型拖拉机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了近一半,广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出口订单量占到总订单量一半。”总经理李波军说。除此之外,该公司研发制造推广的纯电动履带式旋耕机、乘坐式采茶修剪一体机、履带自走式田间搬运机等,都为种好“巴掌田”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