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之际,陕西省榆林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控作为重中之重,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全面排查整改工程质量问题,持续巩固建设成果。通过系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和农田生态保护,全面突破水资源瓶颈制约,推动传统旱作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项资金6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77.9万亩,实施旱作节水农业244.8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2022年起粮食产量连续3年突破50亿斤。
强化顶层设计 绘就“因地制宜”施工图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规划引领,将质量要求融入规划设计各环节。立足区域特色,坚持规划先行,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有序推进。一是精准调研把脉。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成立联合调研组,深入12个县区开展实地勘察和农户访谈,全面掌握区域水资源分布、土壤条件和耕作现状,明确“以水定地、量水而行”建设原则。二是科学规划,全域布局。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等专业力量,编制《榆林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根据地形地貌、水源保障、土壤肥力等指标,将全市耕地划分为重点建设区、改造提升区和生态保护区,实施差异化建设策略。榆阳区作为全国整区域推进试点,创新“全域规划、整镇推进”模式,为同类地区提供成功范例...[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