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数字孪生农场场景,大家用手机一扫码,就能进入我们的元宇宙空间,眼前这个田块的基础农情数据,能实时叠加在真实场景之上。”10月底,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举办的智慧稻作技术现场观摩会上,由朱艳教授领衔的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的专家介绍。贯通田间管理全过程的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作业技术,谷物精量播种机、无人机机场、卫星平地机等装备,于丰收稻田之上、在参观者眼前直观呈现。
如何实现田块信息的实时感知?智能化决策的精确之“源”在哪儿?如何定量设计作物的种肥水药处方?处方图生成之后如何衔接智能控制、精确作业?团队教授刘小军、教授江冲亚,工学院教授郑恩来分别作了详细介绍,并现场展示了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水稻智能测产收获机、快照式多光谱成像型长势监测系统、谷物精量播种机等多款软硬件产品在田间的实际应用和作业情况。
“我们会给每个田块上个‘户口本’。”据刘小军介绍,以农田地块信息一张图为基础,团队基于GIS构建数字农田基础底座,也就是一个形象化的“户口本”,每个田块都有属于自己的、包含了基础田间性状的身份标识,实现“一地一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