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金色沃野绵延千里,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红光乡,2万多亩黑土地正迎来一年中***忙碌的时节。玉米收获与秸秆深翻、整地作业无缝衔接、同步推进,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抢收玉米,大型农机紧随其后,农机将粉碎的秸秆翻埋进泥土深处,为黑土注入养料。
在玉米收获后,农机将秸秆粉碎深翻30~35厘米埋进土壤里,进行整地,不仅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还能减少来年春播的机械作业成本。今年,是红光乡丰裕村连续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第七年。“以前这地板结得硌脚,这几年,通过采取豆米轮作、秸秆翻埋还田、有机肥抛洒等措施,地变松软了,有机质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上来喽!”村党总支书记于云波见证着村里2.6万亩土地的蝶变。“保守估计,一亩地能提高50~100斤玉米产量。”于云波说。
丰裕村的转变,正是巴彦县近年来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黑土地保护工程的缩影。通过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多种措施,巴彦县实现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