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放!”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新湖镇洪倍渔业高密度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将一尾尾活泼的框镜鱼苗投进整齐排列的圈养桶中。基地负责人范洪倍站在一旁,眼里满是期待:“这批苗种活力足、体型匀,出塘时能有个好收成!”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湖镇范庄村人,范洪倍和鱼打了30多年交道。从传统塘养到如今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他感慨:“以前养鱼是‘靠天吃饭’,雨水多了怕缺氧,天旱了又愁水,风险大,收益不稳定,所以一直想找条稳当点的致富路子。”
转机来自全县大力发展渔业。新湖镇积极响应,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摸排闲置院落、废弃厂房等资源,建立台账,同时组织有意向的养殖户外出考察学习,范洪倍就是其中之一。
学习考察归来,范洪倍瞅准机会,承包下村里一处闲置院落,改建成现代化养殖车间。“还是干老本行,但这次得换个‘养法’。”范洪倍说...[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