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涌泉乡的高标准农田里,拖拉机正在进行翻土作业,为油菜种植做准备。
当午后的阳光在农田里铺洒开来,新修的灌溉水渠在秋日里波光粼粼;远处的几台无人机,正在播撒着油菜种子,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清新气息……这是近日记者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涌泉乡跃进村的农田里看到的场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下,这片曾经分散零碎、灌溉不便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柴桑区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助推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16.2万亩,改造提升1.87万亩,占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1.47%,为夺取粮食稳产丰产、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突破:
农民成为农田建设“主角”
在柴桑区,以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设计、实验到验收,多由农业农村局包揽项目,农民参与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当地探索出乡镇一级法人制新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职责权限下放,乡镇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和管护工作,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设计、监理和验收工作。”柴桑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刘勋介绍,该模式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和农民群众参与农田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收入...[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