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是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走进普通农户需要相当长时间。智慧农业不是人与机器的博弈,而是彼此之间的赋能。传统农机把农民从“体力劳动者”变为“机器操作手”,智慧农业机器人将把农民升级为“机器人管理者”“数据决策师”。
宇树科技近日宣布,将其四足机器人Go2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探索机器人赋能农业新路径;由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发的全国首台冬枣采摘机器人篮侠不久前在陕西大荔投入应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复旦大学机器人与自主无人系统实验室研制的番茄精细化作业智能农业机器人亮相……越来越多主体跑上农业机器人这一火热赛道。
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农业对智能化有着深切渴望。不同于以往的农业机器人,智能农业机器人能实时感知环境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实现自主决策和行动。例如,以往需要人给地图“打点”,手动规划路线,如今凭借北斗+5G技术,搭配智能算法,能自主规划路径、自动避障。借助AI技术的突破,当前农业机器人已能开展巡检、施肥、喷药、采摘等工作。以宇树科技为例,其搭载农业专用传感器及AI视觉系统,可用于监测幼苗生长并实时采集田间数据......[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