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清冽的水流沿着新修的渠道奔涌向前,湖北枣阳市杨垱镇村民杜平站在麦田旁感慨:“今年遭遇干旱,但我的30多亩小麦产量比去年还高!”杜平的丰收并非个例。国家统计局***新数据显示,2025年湖北夏粮总产达99.02亿斤,同比增长0.91亿斤,实现自2019年以来的“六连增”;单产251.33公斤/亩,创下历史新高。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湖北面对去年出梅以来伏秋冬春跨季跨年气象干旱的艰难抗争——高峰时全省98%国土面积受旱。在湖北夏粮主产地襄阳市,小麦生长期降水整体偏少,部分农田出现土壤墒情不足、灌溉用水紧张等问题。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超86万亩,枣阳市、保康县、南漳县等农业主产区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面对严峻旱情,湖北水利部门创新实施蓄雨水、引外水、存库水“三水”抗旱策略,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去年主汛期,水利部门就未雨绸缪拦蓄尾水,为抗击秋冬春连旱储备水量197亿立方米。今年梅雨期,又增蓄水量42.18亿立方米,调水补水23.33亿立方米,使全省湖库塘堰总蓄水量由入梅前157.38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偏少13%)增加至出梅时199.56亿立方米(与多年同期基本持平),为后续抗旱合理储备了水源。汉江沿线,12处泵站全力运转,仅汉川市就提水约6200万立方米...[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