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合作正向更深层次的产业链建设与技术合作拓展,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红利惠及更多非洲民众。
6月13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在非洲国家投资推介暨中非农业产贸合作对接活动中,签署多个农业战略合作项目,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助力中非共谱非洲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新品种,种出高产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湖南育种实力强,拥有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岳麓山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培育出一大批高产质优的种子。“湘籍”杂交水稻、棉花、花生等新品种已在非洲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产生较好效益。
“湖南杂交水稻已在非洲多个国家试种成功,并在马达加斯加等地实现商业化生产,平均每公顷增产3.5吨。”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杨文辉说。经过多年努力,湖南农业专家因地制宜,已在马达加斯加成功选育出5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平均产量是当地常规品种的两到三倍。
“正在马达加斯加实施的杂交水稻合作项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堪称非常完美的合作。”马达加斯加外交部长拉萨塔·拉法拉瓦维塔菲卡说,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去马达加斯加投资,共同推进当地农业发展...[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