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草业创新团队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岗位联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在衡水市举办了饲用小黑麦新品种田间观摩系列活动。活动对冀饲5号、冀饲6号等冀饲系列小黑麦新品种进行田间考察和示范观摩,进一步助力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在冬闲田的推广利用。据悉,已有多个冀饲系列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在多省区冬闲田推广面积超百万亩。
饲用小黑麦是由小麦属和黑麦属属间有性杂交,以饲草利用性状为主要选育目标而定向培育的一种越年生、禾本科冷季型饲草,能充分利用冬、春冷凉季节进行种植,抗寒、抗旱性强。研究表明,冬性饲用小黑麦乳熟期粗蛋白含量达到9%以上,草产量较燕麦、青稞等其他饲用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4%,公顷产奶量平均提高46.3%。在种植模式上,饲用小黑麦还可与青贮玉米、花生、高粱等春播作物形成复种,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
“饲用小黑麦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播种,第二年5月上旬至5月中旬收获。实现了错季供应,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了春夏季节饲草短缺矛盾。”观摩会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明介绍,饲用小黑麦营养价值高、草质好、产草量高,同时利用方式多样,作鲜草、青贮、干草均可,可有效缓解饲草料短缺困境...[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