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频发,给水产养殖带来挑战。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以减轻极端天气给水产养殖造成损失,同时指导养殖户规范生产,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夏季水产养殖生产稳定,保障水产品市场供给。
科学开展苗种培育和养殖管理
在夏季,鱼类苗种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防范水体藻类生长过盛而引起的气泡病。要适量加注新水,勤检测池塘水环境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在饲喂管理上,要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对于虾蟹类,要在种苗投放前进行常见病原检测,选择无特定病原的苗种。加强极端天气前的预防管理,合理控制池塘水深,加固池堤和水电设施,疏通应急水渠,避免灾害天气造成池水漫灌、池堤决口、水电设施损坏等,并配置一定的蓄水池,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时养殖池塘的用水需求。同时要做好水草管理,及时清理腐败水草,确保水草处于良好生长状态。有条件的对虾养殖场,要进行分级养殖,标粗池、暂养池和成虾养殖池进行严格物理隔离,防止病原在不同池塘间的潜在传播和扩散风险...[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