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参与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热带水果生产与加工技术培训班”在广东、海南等地举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所罗门群岛、巴哈马、埃及、泰国、格林纳达等国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齐聚中国荔枝主产区,通过专题授课、技术交流与实地考察,深入学习了荔枝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荔枝产业提质增效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培训班围绕荔枝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由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多位专家授课,分享了我国在荔枝的“种质资源-栽培生理-质量安全-加工生产”等全链条环节的技术成果。其中,体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核心骨干、副研究员李焕苓聚焦荔枝杂交育种前沿,分享我国荔枝新品种,为品种改良提供科学思路;栽培生理与生态岗位科学家、副研究员申济源深入剖析了荔枝品种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系统讲解了荔枝栽培的关键控制环节;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科学家、副研究员王思威从标准化生产角度,阐述了优质荔枝的安全生产与品质管控体系;体系荔枝龙眼加工岗核心骨干、研究员周伟则系统讲解了热带水果采后加工技术,分享了中国在荔枝精深加工领域的创新成果...[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