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在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柑橘基地里,一场悄然而至的农业生产变革拉开帷幕。随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研发的“农用坦克1#”无人驾驶平台缓缓启动,履带沉稳地驶过那片黏重的红壤,精准且利落地完成360度原地掉头。曾经传统农机难以涉足的“禁区”——山地果园,如今终于迎来了它的专属“铁甲战士”,开启了智慧农耕新篇章。
现场直击:智能农机彰显“硬核”实力
当技术人员在平板电脑上轻轻点下“启动”指令的那一刻,这台长2米、宽1.8米的履带式机器,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开始了作业。
在柑橘树间距仅有2米的狭窄通道内,它凭借着精准的操控,沿着预设的路线稳步前行。凭借全地形三维数字底图,当遇到横斜而出的柑橘枝条时,自动规划出绕行路径,整个过程流畅自然,仿佛一位技艺高超的舞者在翩翩起舞。
随后,尾部旋耕机的刀片缓缓切入土壤,仅15分钟,半亩原本黏重的红壤便被翻耕得疏松平整,深度均匀地达到了25厘米。现场人员纷纷赞叹:“重庆山地多、地块零碎,这机器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效作业,确实解决了大难题!”
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其动力系统的智能切换功能。当机器进入开沟模式时,系统仿佛拥有了自主意识,自动从纯电模式切换为油电叠加模式。与此同时,单边履带的动力分配瞬间提升,强大的动力使得机器轻松地将深埋地下的根茎等障碍物清除。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工程师张先锋介绍:“这就好比给机器安装了一颗‘聪明的大脑’,它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精准地判断并合理地分配动力...[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