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兴安村的内蒙古中科羊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苗基地,育苗工作正有序进行。完成播种、覆土的日光温室里,几名工人正麻利地铺设滴灌带、开阀浇灌,清凉的地下水均匀地滴落在基质秧盘中,为草籽萌芽创造湿度条件。
“今年育苗我们采用基质秧盘和营养土相结合的方式,基质秧盘遇水以后膨发,蓄水效果好,再用上滴灌技术,与传统育苗方式对比能节约一半的水量。”公司负责人安志军告诉记者。
近年来,开鲁县全面推进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选择并大面积种植优质乡土草种“中科羊草”修复治理草原生态。目前,全县已种植中科羊草6万余亩。
据了解,中科羊草耐旱、耐盐碱,有丰富的横走根茎,能在地下不断复制形成网络,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改良、毒害草治理、涵养水源等生态作用明显。“中科羊草移栽到大地以后用水量也不高,雨量达到260~350ml的话,常年就不用浇灌了,它就可以自然生长。”安志军介绍...[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