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从全国多熟制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集成模式现场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推进会上传来消息,在江西遂川“稻-稻-油”三熟制千亩方示范田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培育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单产迎来突破——经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现场鉴定,机械收获亩产达177.65公斤,刷新我国“稻-稻-油”三熟制种植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且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供给安全面临较大风险。油菜是我国***大油料作物,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对扩种油菜作出部署。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双季稻区光温资源丰富,利用稻田冬闲期种植短生育期油菜、发展稻油多熟制生产是在确保粮食生产基础上增粮扩油保供的重要途径。
但面对现实的需求,我国多熟制油菜产业发展的短板仍旧明显。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王新发介绍,目前国内短生育期高产油菜新品种缺乏,多熟制生产模式下机械化程度较低,现有早熟油菜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矛盾突出,生育期多在180天以上,难以在4月下旬收获,且产量普遍不高,效益难以保障...[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