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们将把加强优良乡土草种选育和提升草种生产供给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力争到2030年生态修复用草种和饲草草种国产自给率达到75%。”4月22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二级巡视员赵兵说。
我国草原资源丰富,草原面积近40亿亩,居世界***。草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草原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国家林草局,经过6年多的努力,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机构改革后,国家林草局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推动草种业发展。
从战略规划上,将草种业发展纳入《“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和《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统筹推进草种业全链条发展。
为夯实资源根基,启动了***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目前全国已有内蒙古、山西等18个省区启动了草种质资源普查;布局建设“1个中心库+20个资源圃”的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1个中心库即国家林草设施保存库(内蒙古分库)已经开始试运行,20个国家草种质资源圃已经布局;组织编制了30个主要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指标,为育种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