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在保障首都“菜篮子”稳定供给方面意义重大。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推动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近日,记者来到了北京市密云区八零农夫家庭农场,探访这个小型化园区在智能化技术加持下发生的蜕变。
密云区八零农夫家庭农场位于河南寨镇沙坞村,园区总占地面积30亩,其中棚室面积15亩,有8栋柔性温室和2栋冷棚,主要种植口感型番茄和红颜草莓,是北京市一个典型的小型化园区。近一年,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在这里开展了设施农业智能化技术体系熟化推广,集成应用了园区数字化管理、温室环境智能控制、水肥药智能调控技术体系,改变园区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构建“耕、种、管、收”全流程少人化、机械化、数字化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帮助园区向智慧农业成功转型。
园区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涵盖园区规划、生产计划、农事管理、产销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园区提供“人财物产供销”综合数字化管理方案。通过农场业务标准化和管理数字化,以数据流为导向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比如,在生产种植模块,能清晰呈现作物种植种类、面积、采收期等信息,方便管理者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产销管理模块则助力农产品销售,实现精准营销...[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