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松原大地,农机轰鸣打破春日寂静,黑土地上涌动着勃勃生机。记者近日走访松原市多地发现,2025年备耕春耕生产已全面铺开,从“会种田”到“慧种田”,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松原正以科技赋能、生态优先的理念,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水稻育苗开始了,前郭县白依拉嘎乡韩家店村农民孙恒涛正和家人一起在育苗大棚内忙活着。近两年,他家的水田都是采用创新的“稻蟹共生”模式种植,螃蟹在稻田中穿梭,既为稻田松土,排泄物又成为天然的肥料,有效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孙恒涛介绍,中秋时节上市的河蟹加上水稻的收入,要比过去一亩地增收不少。
而在白依拉嘎乡的白依拉哈村,智能育苗大棚已成为很多农户的***。乔春诚的大棚内,现代化的科技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只需轻轻一按,上土机和覆土机便自动精准作业,覆土的厚度控制得恰到好处。这种机械化的育苗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确保了苗齐苗壮,每亩产量因此提升了约10%。
在前郭县各农资经营门店,前来选购种子、化肥的农民络绎不绝。玉米、水稻、大豆等优质品种分门别类陈列,销售人员现场讲解种植技术要点。“这个玉米品种抗病性强,亩产比普通品种高200多斤。”来自前郭县乌兰图嘎镇大房身村的门秀芳仔细对比着不同包装的种子,她已提前预订了50公斤玉米种和1吨化肥...[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