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小麦是‘有病治病’,现在方法改变了,要以防为主。3月初在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已经完成了一遍‘一喷三防’,接下来要时刻关注小麦长势,做好病虫害防控。”在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伏家镇山庄村的50亩小麦试验田里,种满了“兰天”系列的20多个品种小麦,管理这片试验田的陇南金种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山金虎介绍,“‘兰天’系列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品种,具有显著的抗病性和高产特性。”
优良的品种,需要搭配更高效的种植管理方式。“近两年,我们开始进行小麦密植试验,根据不同品种调整种植行距和播种数量,优化群体结构,增强通风透光性,促进小麦分蘖成穗,达到增产的目的。”山金虎说,但这种方式会导致田间通风性有所降低,可能会引起条锈病、赤霉病的发生。“这就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对麦田病虫害保持高度警惕。如果田间管理得当,我估计每亩小麦能增产200斤。具体怎么防、怎么治,多亏了专家们的现场讲解指导。”
山金虎口中的专家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建的小麦产业专家团甘肃科技小分队。3月末,该小分队深入甘肃省徽县、礼县、清水县等地,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昊告诉记者:“专家团围绕区域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重点聚焦当前亟需的小麦春管措施,为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精准施策,帮助各地优化小麦生产管理流程,助力小麦单产提升...[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