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罗平县,连续两年由县政协推动的种业振兴“院坝协商”活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两年来,罗平县引入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万亩玉米制种基地,实现了农企互联、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去年秋季,罗雄街道的1.5万亩制种玉米全面完成采收交售,种农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龚昌林是幸多禄村的村民,自2023年大天种业进驻以来,他便加入了制种行列。今年,他凭借积累的种植经验,在村里种植了308亩制种玉米,收入可观。
走进玉米制种基地,笔者看到滴灌设备整齐地排放在地膜上,这就是玉米制种种植大户王晨曦采用新模式的玉米制种基地,技术支撑带来高收成,亩产700余公斤的产量,省去了除草的人工,调节了制种玉米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2024年亩产达到了600多公斤,虽然山上因为一些原因产量稍低,但平均亩产也有500多公斤,纯收入能有十多万元。”龚昌林说...[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