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的辣椒进入采收旺季。在平桂区羊头镇木园寨设施蔬菜种植大棚里,一个个饱满的青椒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枝叶中。
“我们1天能采摘大约20吨青椒,通过贺州城区商超、粤港澳大湾区订单式销售、网络平台销往各地。”贺州市春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帅说。
近年来,平桂区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其中,设施大棚蔬菜产业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1人可管理30亩大棚
“这里早已从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羊头镇党委书记莫柳艳说,木园寨设施蔬菜种植是平桂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莫柳艳介绍,2018年以来,平桂区积极探索设施农业“联合体”发展模式,集聚优势要素资源,创新推出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寿光模式”本土化,在羊头镇的龙山、中红、大井、羊头等村建成广西***大的设施农业产业园,集中连片面积达7000亩。该产业园是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个园区,如今每年以订单形式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辣椒、西红柿等蔬菜6万余吨,产值超两亿元。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科技赋能是关键。
为避免与粮争地,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选择泥夹石地、撂荒地、一般旱地作为大棚建设用地,通过翻耕、平整、小并大、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耕地条件,满足高标准大棚、薄膜连栋棚、冬暖型棉被棚等大棚建设要求。生产大棚配备双膜保温、内外遮阳降温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可反季节栽培辣椒、番茄、哈密瓜等果蔬,实现周年生产。每亩大棚年产辣椒6吨,产值达5万元左右,产值比普通的露地栽培高15倍。
“我们探索智慧化种植技术模式,建成智能种植棚1000亩。大棚配备自动滴灌施肥、自动调控温湿、智能溯源等‘六自动一溯源’一体化设施,配置电动喷雾器等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可实现1人管理30亩大棚。”平桂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农艺师李祖彪说...[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