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香榧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施肥、修枝等冬季日常管护。
村民彭昌文将10多亩土地入股基地,在此务工月入3000多元,还有年度分红。今年全村采收香榧超40万斤,产值约300万元。2013年初,石朝乡以“企业+农户+村集体”模式引入公司,发展香榧产业,种植面积达5.2万余亩,覆盖2300多户。采取“长+短”模式,套种金银花、大豆和辣椒等农作物,既管护了香榧,村民又增加了收入。
涪洋镇小坪村生态渔业基地,水池似“奥运环”镶嵌在大地上。2020年初,依托水资源,以“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流转100亩土地建87口鱼塘。村民冉光容在家门口就业,有工资、土地租金与年底分红。村里还拓展水上乐园、渔家乐等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大坪街道三坑村下干溪组曾因丹砂矿而兴旺,后因国营汞矿厂解散而衰败。2005年起,务川县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土地10.96公顷。村民申东在父亲申友权的支持下,学成养蜂技术后回乡创建基地,带领村民养殖600多箱蜜蜂,年收入20多万元。如今,县里正筹划在汞矿遗址基础上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将带来更多致富机遇...[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