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针对地方产业特色,大力开展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全程全面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强市建设提供了有力装备支撑。
为破解皖南山区特色作物农机智能化发展中的短板问题,黄山市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农机研制“补短板”合作,共同成立山区特色作物智能农机装备研究院,围绕茶叶、菊花、竹笋等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开展“补短板”农机研发10项,总投入1228.97万元。研制的太平猴魁茶复式加工一体机,创造性地将多道工序整合为一体,日产干茶90斤以上,相比传统人工制茶,人均产能提升6倍以上。
黄山市鼓励本地农机生产企业加大装备补短板研发和推广,对经评定列入市级以上农机装备补短板研发任务清单的项目,每个按科研资金的30%进行补助。通过政策引导将企业育引和农机研制有机结合,农机装备企业进一步壮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加,逐渐形成皖南山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全市现有农机生产企业34家,其中,茶叶装备生产企业20家,果蔬烘干机生产企业7家(以菊花烘干为主),规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2023年总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19%。新培育的美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投产1年即快速入规,其设计生产的祁门红茶初精制5G智能一体化生产线成功认定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发适用农机具,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水稻智能化精准播种育秧流水线,用种量节约30%,每亩可节本增效100元以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