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强化职能定位,提高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农担在支持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饲安全、服务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成立以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下简称“全国农担体系”)不断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担保支农领域的“主力军”。截至今年7月,除生猪外,全国农担体系积极对包括牛、羊、禽等在内的畜牧业进行担保支持,在保项目24.2万个,在保余额达696.1亿元。
近年来,我国肉牛肉羊市场价格受进口产品冲击,价格持续低迷,造成养殖主体亏损面较大,严重影响了经营主体的可持续经营。全国农担体系始终牢牢把握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性定位,专注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面对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重大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全国农担体系坚持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渡难关。
“我们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在助推肉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创新引领、先行先试’,全力解决肉牛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吉林农担公司董事长刘波说,为全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吉林农担公司逐步放宽肉牛养殖项目的担保准入标准,业务受理下限从存栏量80头降低到年出栏20头,弱化肉牛产业项目反担措施要求,着力缓解主体普遍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问题。在破解“融资贵”问题方面,吉林农担公司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限度下调了担保费率,同时协调合作银行执行***优惠贷款利率,在财政贴息后,借款主体每年的综合融资成本在3.83%左右,大大低于农村金融市场平均水平。同时,吉林农担公司不对借款主体购买商业保险、第三方监管介入做强制要求,进一步降低了其融资成本...[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