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再次释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本报今起开设“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专栏,记者将走访科研院所,深入产业一线,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带您一起探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为您生动呈现科技创新如何将产业“愿景”变成生活“实景”。
时值寒冬,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各大果园里,晚熟脐橙挂满枝头。随着农业无人机嗡嗡声由远及近,一筐新鲜采摘的脐橙被运送到科技日报记者面前。
“以前脐橙采摘后要靠人工背下山,不仅费时费力,***让人头疼的是找不到雇工;现在有了农业无人机,来回几分钟就能完成运输任务。”12月13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万古寺村村民王兵对记者感慨道。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坐落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柑橘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全县90%的乡镇、80%的村、70%的人从事柑橘相关产业。
“飞起来”的新引擎
“一天(薪水)700多、吃饭看火锅、抽烟看盒盒、饮料岔起喝,不等太阳落,就已丢家伙。”这是曾经流传在秭归当地的顺口溜,反映出脐橙采摘季雇工难的情况。
为把脐橙运下山,从2008年开始,秭归县“试水”在果园铺设单、双轨,借助“小火车”运输,但目前运输量占比只有20%...[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