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不仅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更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点。除了大众所熟知的无人机植保,低空经济又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哪些新变革?“低空经济+农业”又能碰撞出何种新火花?
在螺旋桨的轰鸣声中,直升机穿过低空气流,平稳地飞行着。游客透过舷窗,尽情欣赏着脚下连绵起伏的山脉,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通用机场起飞,一次滨海低空游览飞行与农文旅融合的完美体验就此拉开序幕。
从直升机上俯瞰,日照市万亩茶园与大片麦田尽收眼底。在茶园和小麦的播种管护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农业无人机的“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农业无人机应用面积***大的国家,每年作业超过21亿亩次,农业无人机飞行小时数占整个无人机行业的98%。航空植保统防统治效果较农民自防提升了10%至20%,农药使用量减少20%至30%。无人机及相关装备的应用让农业植保、播撒、信息监测等环节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兰玉彬介绍道。
近年来,“低空经济”一词热度不断攀升,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被提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低空经济的悄然兴起,无人机正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科技支撑,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也被广泛应用,为农田管护插上了“科技之翼”。低空经济不仅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更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点。除了大众所熟知的无人机植保,低空经济又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哪些新变革?“低空经济+农业”又能碰撞出何种新火花?
“低空经济+农业”为何广受关注?
“这款无人植保机作业一亩地需要多久?”“会不会漏喷或者重复喷药?”“不会撞到树上吧?”……在各大农业展会上,低空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成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今年9月于浙江杭州市召开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混动货运无人机、岛际物流水上起降无人机、“小天”无人机自主作业智能体等来自低空经济的创新产品被集中展示与发布,其中有一款号称可以带着上百斤化肥“上天”的家伙吸引着许多人的注意,来自柬埔寨、摩洛哥、乌干达等国家的来宾咨询着这个“农业好帮手”...[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