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苏木的村民家院内可以看见一座座装满玉米、用钢丝网围成的圆形苞米栈子、码成趟子的玉米堆拔地而起,成为农民的储粮“神器”、丰收不减产的法宝。
近年来,扎赉特旗积极转变“地趴粮”的储粮方式,抢抓秋收有利时间,引导农户科学有序储粮,让“地趴粮”变成“立囤粮”,确保粮食减损增收。
“以前我们把粮食收割完拉到家,就堆放在地上,玉米潮湿闷热极易遭损,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发放了装粮的栈子,让我们免费使用,粮食在栈子里风干就不会遭损了,质量提升,价格也上涨,我们能受益不少。”阿拉达尔吐苏木巴雅嘎查群众赵哈斯说道。
苞米栈子是扎赉特旗正在推广普及的一种储粮设施。该旗共有耕地575万亩,其中430万亩是玉米,自示范推广科学储粮工作以来,探索建立“立体储粮、集中储粮、粮食代存、籽粒直收”等节粮减损模式,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积极动员和鼓励农民全员参与,着力解决“地趴粮”问题,切实帮助农户减少储粮环节损失。
“粮库就是咱粮食的‘银行’。我收完粮直接拉到粮库保存起来,苞米不怕坏、不愁卖,价格还有保障,省心又安心。”巴彦乌兰苏木巴彦乌兰嘎查农民白帮助说,粮食储存和售卖对于种粮户而言,一直是个难题,如今,他再没为粮食储存和销售犯愁过...[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