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部署,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3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扎实推进,如期完成普查各项任务。
12月10日,农业农村部举行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闻发布会,通报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完成情况。种业管理司司长刘莉华,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丁斌主持发布会。
覆盖农作物、畜禽、水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多元食物供给夯实资源基础
此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大、覆盖范围***广的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国资源家底,抢救性收集保护了一大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农作物方面,此次普查新收集种质资源13.9万份,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桑等,99%为种植历史久远、类型丰富、性状多样的传统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畜禽方面,全面查清了畜禽、蜂和蚕资源家底,新发现鉴定地方品种资源51个,采集制作遗传材料107万份,同步对61个濒危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目前159个***保护品种都实现了活体保护。水产方面,全面摸清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状况,采集制作遗传材料12万份...[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