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晴好,暖阳和煦,12月1日,记者走进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五柳村,只见家家户户门口竖起一面招牌——“夹沟香稻米,新米上市”。
马路上,院子里,晒满了新收的稻谷,阳光下泛着金色光芒。“你闻闻,喷香。”五柳之家农场主孙敏建捧起一把稻谷放到记者鼻子底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这就是咱夹沟的香稻,已有上千年历史,特点就是有异香。”孙敏建说。
然而,由于环境、土壤、种植方式的变化,夹沟香稻米的香味曾一度退化。近年来,埇桥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利用先进的现代育种手段和科学栽培技术,使夹沟香稻米再度飘香,用新质生产力为土特产赋能。
稻米不香——
改良土壤找回“千年米香”
站在五柳村42米高的龙泉湖大坝向西眺望,鱼山、金盆山、犁铧山、壮马山等五座山环湖而抱,山间筛子泉、龙泉等大小古泉溪流汇入龙泉湖,形成了一个水面约800亩,蓄水42万立方米的碧水湖泊。龙泉湖东侧,是一片香稻米种植基地,被誉为“皖北江南”“鱼米之乡”...[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