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铁力市佳新优稻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前不久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寒地小龙虾开放品鉴日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盘盘麻辣、蒜蓉、五香等口味的小龙虾令人垂涎欲滴,村民一边品尝小龙虾,一边享受丰收喜悦。
“今年小龙虾长势很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单尾重量可达2两,一亩地能产50斤左右,1斤能卖50元。”合作社负责人项佳新欣喜地说。
打造特色产业
铁力市东枕小兴安岭群山,西接松嫩平原,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绿色宝库”,是全国绿色水稻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近年来,铁力市抢抓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寒地小龙虾产业,通过水稻和小龙虾的种养互补循环利用,实现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两不误”。
项佳新既是全市***早养殖寒地小龙虾的探路人,也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兴农人”。“今年的小龙虾从虾苗阶段便生机勃勃,个个体态匀称,色泽鲜亮。”提起寒地小龙虾的养殖方式,项佳新滔滔不绝,“我们采用虾稻共生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将虾苗从温室大棚移至水田,不喂食任何饲料,任其自由捕食稻田中的小鱼。这样养出来的小龙虾肉质鲜美、口感嫩滑,小龙虾的排泄物还可作为水稻的肥料,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这样能提高大米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目标。”
看到“稻虾共养”模式带来的倍增效益,越来越多村民开始采用这种新型种养模式。经过两年发展,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6000亩,经济效益可观,小小龙虾“蹚”出一条乡村振兴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