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甘肃省定西市鲁家沟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项目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
不同于往年的人力挖掘和手工捡拾,今年,一台名为4UZ-110型的丘陵山地四轮转向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成为这里的“明星”。这台由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团队研发的收获机以高效、智能的表现,成为马铃薯收获的“智慧引擎”。
“以前,我们得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再一颗颗捡拾装袋,不仅累得腰酸背痛,效率还低。”正在一旁观看收获机作业的村民李满福感慨道。
只见机器前端缓缓深入泥土,随着一阵轻微震动,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马铃薯便从土壤中探出头来。紧接着,机器内部的分离系统迅速将薯块与土壤、地膜及残留的秧苗分离,一旁的自动装袋装置迅速将分离后的马铃薯装入吨袋中。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流畅高效。
“这台机器真是太神奇了!”李满福忍不住赞叹,“以前人工挖掘,即使雇上几十个人,一天***多也只能挖个三五亩地。现在有了这台机器,一天能挖二三十亩地,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甘肃宣烨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聚东是这一马铃薯示范基地的负责人。他介绍,以前人工捡拾装袋,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损伤薯块。这台收获机不仅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减少了薯块的损伤,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和质量...[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