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徐集镇的一片稻草临时堆放场上,一台抓斗机正忙碌地将圆柱形的稻草捆装上货车,这些稻草将被运往70公里外的光大生物热电(六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电厂”),作为发电的原料。“开展稻草打捆离田,是我们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之一。”徐集镇副镇长裴晓宇介绍,“今年镇里与光大电厂合作,把稻草打捆后用于发电,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还有利于及时进行下茬播种,改善土壤墒情。”
此前,每年到夏秋收获季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徐集镇都会在秸秆消化处理问题上犯愁。今年该镇在抓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注重多头多路搞好秸秆综合利用,经过多次对接,与光大电厂签订了秸秆打捆综合利用合同。
自水稻收割开始以后,光大电厂专业打捆团队便进驻徐集镇,该镇指派一名副科级干部带领有关人员提供跟踪引导服务,协调保障打捆机械顺利下地、运输车辆进出畅通,并解决收储场地租赁等问题。当地群众对秸秆打捆离田积极响应,纷纷自愿出工归集零散秸秆,为机械打捆高效作业提供了方便。
在把秸秆输送给光大电厂的同时,徐集镇还通过在外务工人员联络,与青海省一家大型养牛企业合作,以企业为群众负担每亩80元收割费用,群众把稻草免费提供给对方的形式,将稻草打捆后运往青海作为牛饲料...[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