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地处闽江口北岸,海域面积广袤,汇聚了“山、海、泉、江、岛、湾”等多样景观,物产丰盛,天然水产品的种类超过500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连江县具备了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有利条件。2023年,连江县渔业产值高达306.85亿元,稳居全国县级***。
连江县全力推进官坞***良种基地建设,累计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50份,通过鉴定审核入选国家作物种质库36份,拥有鲍鱼良种育苗0.8亿粒,创造产值约1亿元;三倍体牡蛎苗种培育数量达1.2亿粒,创造产值约3000万元,农产品“三品一标”数量达到50个。
在连江县实施水产种苗培育创新工程的引领下,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深入合作,成功创建国家海带种质资源库,培育了“黄官2号”“闽优1号”等海带新品系。日前,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公示***水产原、良种场名单,将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命名为“***福建连江海带良种场”。
30多年前,福州的鲍鱼养殖业还是一片空白。1987年起,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连江县苔菉镇后湾村建立起海珍品基地,开启了鲍鱼育苗的征程。经过30多年的砥砺前行,如今福州鲍鱼产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位居全国***,而连江鲍鱼产量更是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成为福州鲍鱼产业的中流砥柱。
2019年,全国***大的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福鲍1号”在苔菉镇正式启用,其总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重量约1000吨,年产鲍鱼40多吨,就像一座海上的“智能城堡”。它具备风力发电功能、24小时远程水文监测和自动增氧等功能,时刻守护着鲍鱼的生长环境。11月7日,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鲍鱼分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鲍鱼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福鲍1号”凭借其卓越性能入选2024年鲍鱼产业新装备创新成果...[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