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汕优63”四十周年暨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获悉,被誉为“东方神稻”的杂交水稻“汕优63”,累计推广10亿亩,增产稻谷700多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600多亿元。
“汕优63”于1984年通过福建省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的特性,解决了***代杂交稻稻瘟病抗性差的缺陷,促成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迅速上升。1986年,“汕优63”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大的品种,并在此后16年连续稳居首位,创下了杂交水稻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增产稻谷总量等四个全国之***。
交流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作题为《杂交水稻“汕优63”的选育与应用》的主旨报告,从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历程、“汕优63”的选育背景、“明恢63”和“汕优63”的选育及特性等方面,系统回顾了“汕优63”选育过程、技术路线,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对新时期中国如何发展杂交水稻提出了前瞻性建议和意见...[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