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田间地头的机收正在进行,农户们也正紧张有序地操作着机器,颗粒归仓,享受丰收的喜悦。
“以前种地看天,现在种地看屏!除此之外,粮田灌溉也有了保障!”说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便利,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难掩喜悦。
郭凯所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指的就是2023年开始实施的盘山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
在盘山县太平街道张家村,记者见到一排排挖掘机在紧张地进行基础设施修缮工程。竣工后的高标准农田在农田基础设施和智慧农业配套建设上得到质的飞跃。
化零为整 提高效率
盘锦向来有稻田养蟹的传统。但是,受到传统养殖方式和地块条件的制约,以往的稻田养殖较为分散,一个个小格田不利于整体规划和管理。
当高标准农田项目获批后,该县在项目区内稻田养蟹模式的基础上,对基本农田进行了改造,升级为“大格田一字沟”。
据盘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所谓“大格田一字沟”,是在传统的水稻种植田间,除去原有的小埝埂、上下水线,将一亩一格的小格田平整为20~30亩一格的大格田。同时,在大格田周围保留一条水线作为明沟,用于稻田的鱼虾蟹类混养。
“这种改变,能有效节约土地,在项目区6300亩土地基础上增加有效种养土地面积95.6亩,更利于机械化作业,提升大米河蟹的品质。”该负责人说...[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