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8.05万亩,这是湖北省日前公开的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的耕地面积数据,比2022年度全省耕地总面积增加81.08万亩。
这也是自2019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来,湖北省耕地总面积首次实现净增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湖北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带图斑下达6925万亩耕地和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多措并举找回耕地144万亩,保障全省以全国3.7%的耕地资源生产了全国4%的粮食。”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祖云说。
把稳“方向盘”、打造“生力军”、架起“高压线”,湖北综合施策,不仅守耕地,还找耕地,建耕地;既确保了耕地稳中有增,也有力促进了耕地质量的持续提升,丰实荆楚粮仓。
找耕地:一地一策,找回耕地,多方共赢
“同意把这些中间残次林恢复为耕地的,请按手印。”今年9月,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新庄村、八斗角村同时征求村民意见,大家纷纷在意见书上按上手印。
自今年8月以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派出133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全省各地,上门帮助指导地方逐个化解耕地占用图斑。所谓图斑,是指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某个时间内所监管的土地范围内用地情况发生变化的部位,例如在本该种粮食的耕地上栽树就会出现图斑。技术人员在嘉鱼检测图斑时发现,新庄村和八斗角村有2000亩连片地适合适度规模经营,只要砍掉耕地里的那些杂林就可消除中间多个图斑,新增耕地1000多亩,还可提高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如果连片种植,肯定是双赢。”但怎么让相关的村民心甘情愿退回复耕?技术人员与镇村干部找到广东田管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愿意以每年300元/亩的价格全部承包下来种玉米,村集体管理费另算;随着地力增加,承包费还可逐年上涨。这些杂林田本来几乎没有收入可言,现在村民不仅有流转费,还能在公司务工拿工资,比以前划算多了。算了这笔账后,村民纷纷回村按手印...[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