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
安徽省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学笃行,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良种培育,建设江淮粮仓,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 岗地变良田 种出新风景
秋高气爽稻谷香。10月29日,泗县草庙镇治岗村1.3万亩稻田喜开镰。村民李大伟捧起一把稻粒不停地揉搓,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今年秋稻每亩收成超过1200斤,岗地终于变良田。”
“原来的岗地落差大,四周没有水源,不是涝就是旱,秋季大豆一亩***多收成200斤。”治岗村党总支书记刘春永告诉记者。
2020年,治岗村在县、镇政策帮扶下,投入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陆续对全村岗地实施“旱改水”和高标准农田综合治理,将地势高低不平的旱地,改造成高产水田。
“我们建了二级提水泵站,从新汴河提水到干渠,再通过二级提水泵站进入支渠,***终灌溉到田里。”刘春永说。
治岗村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全村1.4万亩土地,目前已发展水稻1.3万亩,种植结构由“一麦一豆”变成了“一麦一稻”。
“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村里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饭,收入成倍涨。”村民高明贤坐在地头,给自家20多亩地细细算了一笔账:夏季小麦平均每亩收1100斤,每斤卖1.2元;水稻每亩收1200斤,每斤卖1.35元,一年两季毛收入将近6万元...[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