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高蛋白优质食用大豆的主要产地,但长期以来,大豆播种一直受到前茬作物小麦秸秆的困扰,小麦收获后留在地里的秸秆量大,导致大豆播种困难。
日前,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邀请有关专家,对禹城市夏大豆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技术示范田进行实打测产,大豆平均亩产350公斤以上,创造了德州市夏大豆高产新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免耕覆秸密植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以及德州市农科院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的全程技术指导。
免耕覆秸密植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此次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技术采用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宽窄行密植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播前秸秆无须处理,播种一次完成种床整备、测深施肥、精密播种、覆土镇压和秸秆覆盖等作业,播后均匀覆盖秸秆,有效保持了土壤墒情,防止遇雨土壤板结,解决了长期困扰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秸秆处理、匀植保苗、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肥料流失难题。
免耕覆秸密植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多重优势,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高凤菊介绍,“这一技术能够增加大豆种植密度30%以上,实现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模式优化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落花落荚,降低倒伏风险,使大豆植株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养分积累和产量提升,为大豆高产奠定了基础;播种后覆盖秸秆,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阴雨天气也可以防止土壤板结,为种子提供良好的土壤与水分环境,提高了出苗质量...[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