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的花生提质固氮耦合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现场观摩会上传来喜讯。该县考城镇万亩连片花生示范田采用花生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耦合技术,在花生苗期和结荚期历经“前旱后涝”的自然灾害后,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田间测产,施用ARC微生物菌剂亩产仍达327.25公斤,相比对照组增产38.68%。
兰考县花生种植大户赵建峰告诉记者,2024年开年以来,兰考县经历了开年前期低温寒潮极端天气,出苗期恰逢高温干旱导致土壤墒情恶化,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又遭遇持续暴雨内涝的“大考”,这给兰考县花生抗逆防灾、保质减损、增产增效带来严峻考验。
但在观摩会现场,采用花生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耦合技术的示范区花生受灾情影响较小,叶片颜色翠绿,茎秆生长茁壮,果实饱满白净,根瘤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花生根系,烂果病危害明显减轻。根据示范田的产量和品质估算,每亩能够增收300元左右。
“每一个根瘤都相当于一个微型尿素加工厂。”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在田间现场介绍,如何提高花生的结瘤固氮能力实现减肥增产,以及如何同时阻控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是我国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两个难题。
历经20多年持续研究,李培武院士团队发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源头是大田土壤,于是提出黄曲霉毒素土壤源头阻控与结瘤固氮耦合的科学设想,通过土壤源头黄曲霉毒素阻控和诱导结瘤固氮耦合研究的不懈探索,发明了ARC(即“黄曲霉控制+诱导根瘤菌结瘤固氮+耦合同步实现”)微生物菌剂,并首次在大田实现了黄曲霉毒素源头绿色阻控与诱导高效结瘤固氮耦合...[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