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科右中旗高力板镇赛罕道卜嘎查,只见一套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立在田边,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田间灌溉用水量、用电量等数据,智能系统对土地墒情、虫情等进行动态监测,宛若“科技稻草人”守望着这片田野。
“这片地属半盐碱地性质,常年干旱影响庄稼长势,雨水多了排涝又差,整体效益不太理想。现在有了这套智慧管理系统,比起往年,苞米长得又快又好。”赛罕道卜嘎查书记王双柱感慨地说。
王双柱身旁放置着一个汲水装置。他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井电双控的水源井井箱,可以有效过滤和控水,通过浅埋滴灌实现“雨露均沾”。
正是浇地的时候,多亏了完备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高力板镇的很多农户凭着一张水卡、一把管钳就能放心走下田。
“原来农民每次下地,都要自带柴油机、水泵和下水管,零零散散一大堆家伙什,哪像现在这样方便。”赛罕道卜嘎查农户郑呼格吉勒图说。“按每天灌溉10小时来算,原来柴油机大灌油耗约180元,现在用电灌井电费不足百元,灌溉、冲肥两不误,还能节省出来人工和除草的费用。”
2023年,赛罕道卜嘎查有140户农户的田地划入高标准农田项目,随着引水深度和灌溉效率的增加,如今,每个水源井能辐射方圆130亩田地,比起传统的机井,灌溉水量和效率均提高了两倍...[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