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经历了重大变革和深度调整,随着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并扩散蔓延,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抬升,致使生猪养殖成本持续增加,部分散养户退出行业,整个市场的规模化水平大幅度提升。2023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8%,比2017年提升了21%,拥有更高生物安全水平和更强抗风险能力的大中型生猪养殖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在众多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历30余年发展,现已形成集生猪养殖、生猪育种、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
2023年,牧原出栏生猪6382万头,作为我国***大生猪养殖企业,牧原持续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让我们一起看看,牧原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锚定更高标准 从底层突破
在2024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牧原展示了国际上养猪业更发达企业的一组生产数据:母猪年断奶仔猪数40头,母猪年上市肥猪数达到38头,育肥猪日增重1100克左右,全程料比2.3∶1。对标国际上更优秀的生产效率,国内生猪养殖业的猪效、人效和物效都有一定差距,例如牧原的育肥猪日增重和全程料肉比分别为800克以上和2.8∶1。
但差距就是机遇,当前生猪养殖企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就从猪舍承载量上来看,牧原每平方米承载猪的重量从过去的140公斤提升至180公斤,但实际***高能达260公斤。在牧原看来,其企业运转的着力点分为三层,上层是企业运营、经营,中层是现场管理、系统标准、工艺方案,底层是技术创新、科学发现。而牧原认为,底层虽然看起来与当前的经营和利润没有关系,但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合成生物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研究小品种氨基酸,将来能够撬动百万吨的氨基酸的应用,未来能减少千万吨的大豆使用。因此牧原将在底层通过创新技术、改进工艺等方法实现降本增效,向着11元/公斤,甚至更低的成本目标前行...[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