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面对广阔的秋作物种植区和多样化的作物种类,天津市今年的“三秋”生产不仅时间跨度长,更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丰收的重任。为此,天津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围绕农机具与机手状态两大核心要素,全力保障“三秋”机械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作为此次行动的主导力量,率先行动,通过印发《关于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生产目标与任务,并精心策划了“三秋”机械化生产现场演示活动,旨在通过直观展示,激发各涉农区农业农村部门的积极性与责任感。结合今年秋粮的种植面积、作物结构及成熟度等实际情况,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实施了精细化的统筹调度,确保每一块成熟的土地都能得到及时收割,每一片适宜的土地都能及时播种上冬小麦,实现应收尽收、应种尽种。据预测,“三秋”期间,全市将投入包括玉米收获机、水稻收割机、拖拉机和播种机在内的各类农机具超过2.5万台(套),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机械支撑。
在机具准备方面,天津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摸清了现有农机具的底数,并组织力量对机具进行了细致的维修保养,确保机具以***佳状态投入生产。同时,为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更新设备,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充分利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与农机产销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一系列旨在减少机收损失的宣传、培训和比武活动也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不仅提升了机手的操作技能,还推广了机收减损、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等低碳节能的农机装备技术。截至目前,天津全市已累计检修各类农机具1.5万余台(套),培训机手及修理工1800余人次,为“三秋”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