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的稻花鱼迎来丰收季。
稻田里养鱼,是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之一,实现的是粮食增产与鱼肥“双赢”。这背后,离不开江西省科学院金竹民族乡科技特派团的助力。乐安县作为江西省产粮大县,将科技要素融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不断在农业发展中集成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江西省科学院金竹民族乡科技特派团到金竹畲族乡后,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科研与农业生产需求的精准匹配,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农民。
经过大量试验,团队创新探索稻鱼共生的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游弋水中的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粪便还可肥田。这一生态良性循环过程有助于提升稻米品质。据了解,合作社里每亩地通过养殖、销售水产品年均增收800元。新模式提升了效益,吸引大量村民加入。目前,该模式已推广应用至全县1万亩水田。
在乐安县更多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的综合效益已初步显现。例如,在乐安县戴坊镇等地推行以稻虾种养为代表的综合种养模式后,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每公顷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三成以上;在乐安县山砀镇推行以“稻+鸭(蛙)”模式为代表的稻禽协同模式,通过***大限度运用生态调控功能,实现全过程绿色生产,农药使用量减少九成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一半以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