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内蒙古兴安盟乌兰哈达镇古城村,玉米长势正旺,不时可见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上空来回穿梭,所到之处,阵阵白雾均匀喷洒在农作物之上。这是兴安盟为护航秋粮增产丰收,正在大力推广的“一喷多促”技术。
“现在种地是密植,亩株数达到6500株左右,产量也比原先提高50%以上。原来干活一个人种30亩地就挺累,现在一个人种300亩地也相当轻松;原来打药人工背或是用四轮车,现在全是无人机飞防,省事、效果还好。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省肥省水……”村民申太杰满脸笑意地说,新农技、农艺的运用,实现种地省力、高效又增产。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万亩数智化农场示范基地的田间,酝酿着丰收的味道,有着高产“法宝”——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2023年,东北春玉米小面积、千亩方、万亩片单产***高纪录,以及内蒙古玉米单产***高纪录均在通辽市产生。其中,万亩片***高产量出现在前西艾力村。
“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引进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后,每亩地能多种2000株左右的玉米,所筛选的品种成熟后含水量少,秋收时利用机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效率高、省工省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通辽市汇民盛丰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马忠臣介绍...[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