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2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和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战场大安示范区的松原市长岭县试验田,举行“田菁驱动的盐碱地改良与应用技术”示范观摩会。会上,专家组实地测得:通过种植豆科饲草田菁并全量还田,当地土壤pH值由原来的10.14降低到9.57,提升土壤有机质10%以上,***茬亩产新鲜饲草2.03吨,实现了重度盐碱荒地的有效改良。
据了解,我国有5亿亩左右具有可利用潜力的盐碱地,其中包括6000万亩具有粮食增产潜力的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该类型盐碱地土壤pH值高、改良利用困难大,特别是盐碱旱地。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曹晓风院士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了优质牧草选育和盐碱地改良利用系列研究工作,以期实现盐碱地的绿色改良,将盐碱地对农作物生产的劣势变为发展牧草种植的优势,建立与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业新格局...[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