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翻过起伏不定的沙丘,随风翻滚的“绿浪”映入眼帘,大型收割机在垄间穿行而过,成片的苜蓿便“瘫倒”在沙漠上晒干,即将成为牲畜的口粮。不远处,十四师二二四团职工徐朝阳站在地头,忙着联系饲草料加工企业。
“今年我在二二四团、和田县等地种植的5000余亩苜蓿,已经收割了3茬,平均亩产在800公斤左右,预计今年产值达200万元,产量高、品质好,有不少企业都在联系我等着收购苜蓿。”挂掉电话,徐朝阳自豪地说,“现在种饲草全程机械化,再搭配上专家的管理技术指导,产量想不高都难。”
针对南疆饲草种植品种杂乱、产量低、技术落后等问题,多年来,兵团饲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针对南疆饲草作物高产种植模式进行多次调研、试验,筛选青贮专用玉米品种2-3个、苜蓿品种1-2个,确定了1-2个耐盐碱抗旱优质饲草品种的引育,形成了一套田间高效管理技术,为南疆大面积发展饲草种植提供了可行经验...[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