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秋粮生产的重要时期,也是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期。日前,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洪西村,粮食种植户李永伟的家庭农场正准备开展今年首次的植保飞防作业。田埂边,来自上海玖童农业专业合作社无人机植保服务队的无人机飞手林志正忙着配比药液,为准备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备好“***”。随着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田地低空飞行,药物被细密均匀地喷洒在水稻田上(如图),为沪郊秋粮的稳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模式下靠人工喷洒,一个人一天***多十几亩,而现在用无人机洒药,效率提升显著。”林志表示,“目前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一天作业面积可达500亩以上。”不仅如此,无人植保作业也助力农户水稻种植提质增效。李永伟的家庭农场目前拥有水稻种植面积190余亩,每年需要喷洒肥料和农药各3—4次,“有了无人机的帮助,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大下降了,而且价格也不贵,一亩地喷洒一次平均也就6—7元。”
无人机植保技术是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目前新一代的植保无人机搭载多光谱摄像头和导航系统,能够自主飞行拍摄,自动生成施药方案,实现查打一体化精准防治,不仅提高了施药的精准度,还减少了农药的浪费,使农药更均匀地覆盖农作物,有力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