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常食鲜食玉米,大概率就吃到过“京科糯2000”。自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以来,“京科糯2000”成为国内种植范围***广、种植面积***大的鲜食玉米品种,已累计超过1亿亩,其种子和果穗产品已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和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组织召开的2024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届北京鲜食玉米节成功举办,在通州种业园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科研育种基地,对来自京津冀及全国34家企事业单位的139个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种植和品尝鉴评。其中糯玉米品种50个、甜加糯玉米品种48个、甜玉米品种41个。
“这穗玉米上,有四分之一是甜粒、四分之三是糯粒,一口吃下去又甜又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一一细数他关注到的明星品种——“京彩甜糯669”属于花甜糯品种,籽粒呈玛瑙红,色泽艳丽;“京紫糯519”属于黑甜糯品种,富含花青素,口感细腻,糯中带甜,含硒量也高;“京科糯681”属于白糯品种,矮秆,叶片浓绿,苞叶紧实,抗性好,口感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绵软适中……
“近年来,我们创新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不断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张峻峰介绍,继“京科糯2000”之后,甜加糯高叶酸新型鲜食品种“农科糯336”目前占北京鲜食玉米面积的70%左右,并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产品”,2023、2024年连续入选全国玉米主导品种。同时,经大会专家组田间评价及品鉴,共评选出30个优秀展示品种,其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创新选育的“京紫糯219”“飞花”“京科甜703”“京科糯768”“京彩甜糯669”等9个品种入选...[查看原文]